and Harvesting Conversations That Matter

and Harvesting Conversations
That Matter

當世界在眼前崩裂,我們如何重拾人性的連結,共織未來?

當世界在眼前崩裂,我們如何重拾人性的連結,共織未來?

當世界在眼前崩裂,我們如何重拾人性的連結,共織未來?

2025年11月21-24日

參與式培訓營
香港 

報名

我們的邀請

當世界在眼前崩裂,我們如何重拾人性的連結,共織未來?


近年來,全球經歷劇變:社會動盪、世紀疫情、移民潮興起、經濟下滑、氣候急劇變化,AI 也來勢洶洶。過去熟悉的秩序已然消逝,但新的一套仍未可知,未來彷彿蒙上迷霧。我們像站在崩塌的道路前,說不出對未來的感覺,,甚至連自我是誰也不曉得。


然而,在激盪之下,我們選擇相信:始終存在不變的根基——那份對「家」的靜默執著。縱然前路未明,我們的根仍深扎於土中,未被紛擾淹沒。


此刻我們叩問:這世界因何破碎,能否修復?未來能否回歸人性的本質,共生與多元?今天,我們如何在斷裂處站穩腳步,聆聽分歧,為大家共享的明天,播下願景的種子?


也許,這是時候,還原我們失落的人性基本步驟——真誠傾聽、相互成就,尋找生生不息的協作之道。這正是多年來 Art of Hosting 堅持的精神所在,今天我們想把精神植根於香港。


誠邀您參加這場四日蛻變之旅,您將掌握以下核心能力:

  • 搭建跨越鴻溝的對話橋樑

  • 以好奇之心面對多元

  • 培育共同理解的土壤

  • 匯聚集體智慧,形塑未來


我們將共同學習、實踐,為以勇氣、連結與希望織就未來的根基。

Art of Hosting — 創辦人及實踐者的現身說法

全球實踐網絡

AoH的整套方法和體系,在過去20年由全球實踐者社群不斷共同完善所成,應用場域涵蓋企業、公部門、社區,甚至家庭。曾應用AoH的組織普遍回應:  


✔ 協作效率提升

✔ 決策品質優化  

✔ 創新動能增強

✔ 應變能力突破  

如果您想了解更多,歡迎查看 www.artofhosting.org。

什麼是Art of Hosting?

Art of Hosting(AoH) 是一套高效對話方法與實踐體系,旨在:  

✓ 匯聚集體智慧:激發群體創造力,促成跨領域協作  

✓ 打造永續解方:建立兼具韌性與適應力的行動方案  

✓ 轉化對話能量:透過結構化對話驅動實質改變


其核心精神在於:  

▸ 以對話創變:Hosting的藝術體現在營造安全及賦能的氛圍——讓參與者自發主動,使深度聆聽、真誠連結與共同成長自然發生。  


▸ 從收穫中蛻變:Harvesting不僅是記錄成果,更是提煉對話中的行動洞見。好的成果箤取,助您能 孵化創新提案、深化信任關係及滋養持續轉型。  

 本次培訓採取參與式學習,讓你掌握Hosting與Harvesting的精箤,你將:  

1. 圍繞核心議題展開深度對話  

2. 即場應用「深度聆聽」「強力提問」等技巧

3. 由國際資深引導師帶領參與式學習  

4. 掌握促進對話的核心方法  



您將親身體驗以下的對話方式:  

・圓圈對話 (Circle Way)

・世界咖啡 (World Cafe)

・開放空間 (Open Space Technology) 

・欣賞式探詢 (Appreciative enquiry)

・三人故事會(Storytelling Trios)

・混序之路(The Chaordic Path)

・設計明智行動(Designing for Wiser Action)

這是一趟愉快的學習旅程,您將:   

✓ 與跨文化夥伴思想碰撞,共創智慧  

✓ 融入全球實踐者網絡,感受持續的社群力量  

✓ 帶著覺醒的能量與默默地紮根的變革種籽離開

“我們用既有的思維創造世界,我們無法用同樣的思維來解決我們由此而產生的問題。”

“我們用既有的思維創造世界,我們無法用同樣的思維來解決我們由此而產生的問題。”

阿爾伯特·愛因斯坦

阿爾伯特·愛因斯坦

誰適合參與?

若您是企業或團隊領導者、促導員(facilitator)、小組動力(group process)顧問、社區支持者,或單純渴望會議能更流暢美好的人,這場沉浸式實踐訓練正是為您而設。



這將是您與中國、亞洲乃至全球各地,探索協作力量、推動系統性改變與創新的夥伴們,相互學習、建立連結的絕佳機會。



歡迎加入我們,如果您:

*   預備好起步,迎向高難度又可能帶來創新的對話;

*   好奇如何能既有效率,也能多方兼容地決策;

*   渴望為團體營造水平型的工作文化,打破組織層級;

*   熱衷於透過協作,為專案或計劃注入新活力;

*   已在啟動社群的更新,並好奇如何深化、擴大規模或使其更具永續性;

*   深受啟發,期望為處身的社群帶來正向影響;

*   充滿好奇並敞開心扉,探索新的存在與行動方式;

*   探索以對話促導作為志業的可能;

*   準備翻開人生新篇章,渴望從多元實踐者獲得啟發。


我們誠摯歡迎您的加入!

你將學習、體驗和練習到什麼?

這個培訓能讓你學習、體驗到:


  • 如何設計和引導一場引人入勝的活動,無論是會議、工作坊、研討會,還是講座;

  • 新的模式角度,助你理解複雜局面,改善工作中的決策;

  • 如何設計及使用深度提問,激發反思和創新;

  • 一種營造心理安全的領導方式,讓您的個人與專業生活更能整合,也更愉悅滿足;

  • 一套適用於任何規模團隊的高效協作方法;

  • 結識新朋友,連結全球活躍實踐者的網絡。

與 Art of Hosting 一起追求卓越

培訓費用

為了讓此培訓盡可能包容,同時兼顧培訓運營需求和參加者的經濟狀況,我們提供以下彈性付費機制,供大家按實際能力支付。費用包含培訓內容、及四日三夜的住宿及餐食,

為了讓此培訓盡可能包容,同時兼顧培訓運營需求和參加者的經濟狀況,我們提供以下彈性付費機制,供大家按實際能力支付。費用包含培訓內容、及四日三夜的住宿及餐食,

全額費用

全額費用

HKD 9,000

HKD 9,000

這是培訓的「市場價格」,即市面上類似培訓一般收取的價格。此費用適用於專業人士或個人發展預算充裕的報名者。

這是培訓的「市場價格」,即市面上類似培訓一般收取的價格。此費用適用於專業人士或個人發展預算充裕的報名者。

標準費用

標準費用

HKD 7,200

HKD 7,200

此費用涵蓋培訓的固定開支,和主辦團隊(Hosting Team)的酬勞,可看作對主辦團隊的認可。此價格適用於預算有限的自由工作者或在小型機構工作的報名者。

此費用涵蓋培訓的固定開支,和主辦團隊(Hosting Team)的酬勞,可看作對主辦團隊的認可。此價格適用於預算有限的自由工作者或在小型機構工作的報名者。

獎學費用

獎學費用

HKD 3,600

HKD 3,600

此費用涵蓋培訓的固定開支,並由我們的獎學基金提供資助。此費用為學習動機強烈且具有實踐潛力,但因經濟障礙難以參與的人士而設。更多詳情請看下一部分。

此費用涵蓋培訓的固定開支,並由我們的獎學基金提供資助。此費用為學習動機強烈且具有實踐潛力,但因經濟障礙難以參與的人士而設。更多詳情請看下一部分。

報名

團體優惠:二人同行,可以享受5%的折扣(僅限全額和標準費用申請者)

團體優惠:二人同行,可以享受5%的折扣(僅限全額和標準費用申請者)

我們鼓勵您考慮自己的支付能力,您的選擇不但可支持我們執行這次培訓、還可對這次培訓付出了大量工作時間的志願團隊成員作出認可。如果您希望並且有能力資助更多人參與此次培訓,我們另外提供自願贊助機會,詳情請看報名表格。


如果您難以支付以上所列出的任何費用,請告知我們,我們將與您聯繫。

我們鼓勵您考慮自己的支付能力,您的選擇不但可支持我們執行這次培訓、還可對這次培訓付出了大量工作時間的志願團隊成員作出認可。如果您希望並且有能力資助更多人參與此次培訓,我們另外提供自願贊助機會,詳情請看報名表格。


如果您難以支付以上所列出的任何費用,請告知我們,我們將與您聯繫。

獎學計劃

「集思廣益,慧業長明」。我們堅信,經濟能力不應對任何人參與培訓構成障礙。我們因此為這次培訓提供獎學資助計劃。如果您是香港居民,願意學習、分享,並將所學到的帶回社區,我們十分希望支持您的成長。


獎學費用申請名額有限,按報名者提交申請的先後順序審核。獲資助者需符合一些基本要求並履行簡單承諾,詳情請看報名表格。

實用資訊

日程安排

11月21日(星期五)

[中午12:00] - 抵達突破青年村,住房登記  

[12:30 pm] 午餐  

[2:00 pm] - 培訓開始

11月22日(星期六)

全日培訓

11月23日(星期日)

全日培訓


11月24日(星期一)  

[3:00 pm] - 培訓結束  

[3:30 pm] - 離開突破青年村

培訓地點

突破青年村 香港新界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


培訓將在位於新界沙田山坡上的青少年營地進行。營地俯瞰吐露港,被樹木和大自然包圍,是一個遠離鬧市的寧靜避風港。培訓以外的自由時間,您可以到山上散步,或者在樹下放鬆和冥想。


突破青年村 香港新界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

培訓將在位於新界沙田山坡上的青少年營地進行。營地俯瞰吐露港,被樹木和大自然包圍,是一個遠離鬧市的寧靜避風港。培訓以外的自由時間,您可以到山上散步,或者在樹下放鬆和冥想。

How To Get There

How To Get There

住宿

培訓費用包含住宿,參加者可共享雙人套房或三人套房。房間乾淨簡樸,配備所有基本設施。如您有需要,我們有少量私人房間可供選擇,但該些房間將會優先分配給支付全額費用的參與者。


我們特意設住宿安排,是鼓勵參加者善用晚上交流及學習。AoH強調參與式學習,晚上我們的國際資深導師,會帶領每位願意嘗試主持的參加者,預備第二天的學習,這是我們重要的個別培訓時間,故鼓勵所有參與者在活動期間留在營地。

餐飲

培訓費用包含以下餐食:


- 第一天的午餐和晚餐  

-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早、午、晚三餐  

- 第四天的早餐和午餐  

- 茶點時間的水果、小吃、咖啡茶水  


如果您有任何飲食需求或特殊需求,我們很樂意為您提供協助。請在報名表中告訴我們具體情況。

培訓費用包含以下餐食:


- 第一天的午餐和晚餐  

- 第二天和第三天的早、午、晚三餐  

- 第四天的早餐和午餐  

- 茶點時間的水果、小吃、咖啡茶水  


如果您有任何飲食需求或特殊需求,我們很樂意為您提供協助。請在報名表中告訴我們具體情況。

交通

穿梭巴士


我們將提供往返培訓場地和沙田地鐵站的穿梭巴士服務,時間如下:

11月21日(星期五)

上午11:30沙田地鐵站近康民處(B出口行約1分鐘)出發

11月24日(星期一)

下午3:30突破青年村出發


自行前往


突破青年村地址:

香港新界沙田亞公角山路33號

如果您選擇自行前往培訓場地,點擊這裏查看交通指南。

語言

培訓將以英語進行,而小組對話可以使用任何語言。



我們希望培訓最終能夠以雙語甚至完全以中文或廣東話進行,但AoH在香港仍處於萌芽階段。只有通過經驗積累和不斷的反饋,才能使用適當的術語和表達方式來反映當地文化的細微差別。我們誠邀您成為我們本地社群的先驅,一起探索本地化的材料和詞彙,共創AoH在香港的未來。

取消政策

籌辦活動所面臨的一大挑戰是所有計劃都取決於參與人數。因此,若您情況有變,請及早通知我們。


如果您在[11月6日]或之前取消報名,您將收到全額退款。

如果您在[11月7日]至[11月13日]之間取消報名,我們將退還您50%的培訓費用。

如果您在[11月14日]或之後取消報名,我們將無法退款。


當然,您也可以將名額轉讓他人,而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,只需盡早告知我們詳情即可。

籌辦活動所面臨的一大挑戰是所有計劃都取決於參與人數。因此,若您情況有變,請及早通知我們。


如果您在[11月6日]或之前取消報名,您將收到全額退款。


如果您在[11月7日]至[11月13日]之間取消報名,我們將退還您50%的培訓費用。

如果您在[11月14日]或之後取消報名,我們將無法退款。


當然,您也可以將名額轉讓他人,而無需支付任何額外費用,只需盡早告知我們詳情即可。

主持團隊介紹

Mary Alice Arthur (Steward) 🇺🇸 🇳🇿


我是一位故事活動家,致力於利用敘事的力量推動積極的系統變革,並將集體智慧聚焦於關鍵問題。我來自美國,自17歲成為交換生以來,便開始了全球旅行,追隨故事的紅線。我目前在俄亥俄州有一個家,在新西蘭有另一個心靈家園,衣櫃裡則放著一個急於出發的行李箱。


在過去的30年中,我精煉了工藝,成為國際知名的流程主持者,與個人、社區和組織合作,讓他們的故事鮮活呈現。我在全球教授參與性實踐,也是流動遊戲(www.flowgame.net)的steward和集體故事收穫方法的共同創造者。我的工作強調創造空間,讓人們發現並生活在引導他們走向最繁榮未來的故事中。

Mary Alice Arthur (Steward)

🇺🇸 🇳🇿


我是一位故事活動家,致力於利用敘事的力量推動積極的系統變革,並將集體智慧聚焦於關鍵問題。我來自美國,自17歲成為交換生以來,便開始了全球旅行,追隨故事的紅線。我目前在俄亥俄州有一個家,在新西蘭有另一個心靈家園,衣櫃裡則放著一個急於出發的行李箱。


在過去的30年中,我精煉了工藝,成為國際知名的流程主持者,與個人、社區和組織合作,讓他們的故事鮮活呈現。我在全球教授參與性實踐,也是流動遊戲(www.flowgame.net)的steward和集體故事收穫方法的共同創造者。我的工作強調創造空間,讓人們發現並生活在引導他們走向最繁榮未來的故事中。

Narayan Silva (Steward) 🇧🇷


我在巴西長大,但視自己為一位世界公民,擁有多元血統,並曾長年旅居亞洲、歐洲與美洲多個國家。我擁有「邁向永續的策略性領導碩士學位」(MSc. in Strategic Leadership towards Sustainability),一直以來致力於支持有志於創造正面影響的人與組織,協助他們實現潛能。

 

我在 2013 年於瑞典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場 Art of Hosting 培訓,這對我的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。自此之後,我將生命投入於這個領域,曾為世界各地來自不同領域的組織主持過無數場對話與協作流程。我曾旅居越南,擔任 Knowmads Hanoi 的共同領導者,後於 2018 年搬到上海,成為永續顧問機構 Constellations 的合夥人。在中國期間,我主要致力於支持具雄心永續目標的歐洲跨國企業、中歐政府間合作項目以及公共機構協作。

Narayan Silva (Steward)

🇧🇷


我在巴西長大,但視自己為一位世界公民,擁有多元血統,並曾長年旅居亞洲、歐洲與美洲多個國家。我擁有「邁向永續的策略性領導碩士學位」(MSc. in Strategic Leadership towards Sustainability),一直以來致力於支持有志於創造正面影響的人與組織,協助他們實現潛能。

 

我在 2013 年於瑞典參加了人生中的第一場 Art of Hosting 培訓,這對我的工作產生了深遠影響。自此之後,我將生命投入於這個領域,曾為世界各地來自不同領域的組織主持過無數場對話與協作流程。我曾旅居越南,擔任 Knowmads Hanoi 的共同領導者,後於 2018 年搬到上海,成為永續顧問機構 Constellations 的合夥人。在中國期間,我主要致力於支持具雄心永續目標的歐洲跨國企業、中歐政府間合作項目以及公共機構協作。

Joanna Pyres 🇮🇳 🇬🇧


我一半是印度人,一半是英國人,在可持續發展的合作領域工作了23年。作為「社區商業聯盟」、「夥伴經紀人協會」與「合作倡議組織」的成員,我與世界各地的政府、歐盟、國際非政府組織以及企業合作。


無論走到哪裡,我都發現,在決策自己的未來時,當地民眾和社區都像缺席。這激發我去追尋支持社區真正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之道,讓人們能夠塑造自己的命運。

為此,我共同創辦了 Circlewallas,旨在幫助地區組織建立有意識合作的能力;同時,我也創立了 ActforGoa,這是一個致力於推動氣候行動與綠色發展的協作平台。目前,我與家人定居於果阿。

Joanna Pyres

🇮🇳 🇬🇧


我一半是印度人,一半是英國人,在可持續發展的合作領域工作了23年。作為「社區商業聯盟」、「夥伴經紀人協會」與「合作倡議組織」的成員,我與世界各地的政府、歐盟、國際非政府組織以及企業合作。


無論走到哪裡,我都發現,在決策自己的未來時,當地民眾和社區都像缺席。這激發我去追尋支持社區真正參與可持續發展的實踐之道,讓人們能夠塑造自己的命運。

為此,我共同創辦了 Circlewallas,旨在幫助地區組織建立有意識合作的能力;同時,我也創立了 ActforGoa,這是一個致力於推動氣候行動與綠色發展的協作平台。目前,我與家人定居於果阿。

Linh Phạm 🇻🇳


我在 2016 年首次接觸Art of Hosting,當時我協助組織了越南組的首培訓。 從那時起,我一直積極參與這個領域,將這種實踐帶入大學、企業和各類組織中。


我也是 Đom Đóm Lab 的創始成員,這是一個由啟發者組成的團體,其使命是試驗和分享自組織(self-organization)的實踐。

Linh Phạm

🇻🇳


我在 2016 年首次接觸Art of Hosting,當時我協助組織了越南組的首培訓。 從那時起,我一直積極參與這個領域,將這種實踐帶入大學、企業和各類組織中。


我也是 Đom Đóm Lab 的創始成員,這是一個由啟發者組成的團體,其使命是試驗和分享自組織(self-organization)的實踐。

認識我們的學徒

Nguyen Doan Huân 🇻🇳


我是一名促導者,我的工作橫跨不同的國際品牌供應鏈,致力於促導工作場所的對話。在過去的12年裡,我促導了無數次對話,目標只有一個:創造勇敢的空間,讓人們能夠真正聆聽彼此,面對困難的話題,仍能坦誠分享看法。


我堅信,協作是排解工作場所困境和提升供應鏈人權狀況的關鍵。我的工作主要涉及招聚不同的持分者,建立聯繫,並促進對棘手問題的對話。


除了促導工作,我還是一名體驗式學習的專家。我擅長營造環境,讓人們能夠通過經驗和反思來學習——這種方法反映了我對探索生活和與他人聯繫的熱情。

Nguyen Doan Huân

🇻🇳


我是一名促導者,我的工作橫跨不同的國際品牌供應鏈,致力於促導工作場所的對話。在過去的12年裡,我促導了無數次對話,目標只有一個:創造勇敢的空間,讓人們能夠真正聆聽彼此,面對困難的話題,仍能坦誠分享看法。


我堅信,協作是排解工作場所困境和提升供應鏈人權狀況的關鍵。我的工作主要涉及招聚不同的持分者,建立聯繫,並促進對棘手問題的對話。


除了促導工作,我還是一名體驗式學習的專家。我擅長營造環境,讓人們能夠通過經驗和反思來學習——這種方法反映了我對探索生活和與他人聯繫的熱情。

Gladys Tang (鄧婉嫻) 🇭🇰


我在香港長大,深諳東西文化交融的豐富內涵。我曾在多家國際公司從事社會責任與持續發展領域的工作,深知人際關係的重要性。在企業工作了20年後,我決定轉型成為對話引導者——這條路的動力源自於我對有意義的對話的熱情,而這場對話能夠激發改變。


除了引導領域之外,我還對視覺收集很感興趣,因為它可以與實踐中的深度傾聽相輔相成,從而建立人與人的深度聯繫。


2024年3月,我第一次參加越南的「Art of Hosting」課程後,就對「四重修行」背後的理念深感連繫。同樣,培訓中展現的真誠、正能量和團結精神也深深觸動了我的心。這促使我繼續上海「Art of Hosting」之旅,並參與後續的培訓,有些問題縈繞在我的腦海中,我將帶著這些問題,以學徒的身份參加這次香港「Art of hosting 的課程:我如何將「Art of hosting 」社群的能量和意義帶給外界?我回到社區後,如何繼續實踐「四重修行」?

Gladys Tang (鄧婉嫻)

🇭🇰


我在香港長大,深諳東西文化交融的豐富內涵。我曾在多家國際公司從事社會責任與持續發展領域的工作,深知人際關係的重要性。在企業工作了20年後,我決定轉型成為對話引導者——這條路的動力源自於我對有意義的對話的熱情,而這場對話能夠激發改變。


除了引導領域之外,我還對視覺收集很感興趣,因為它可以與實踐中的深度傾聽相輔相成,從而建立人與人的深度聯繫。


2024年3月,我第一次參加越南的「Art of Hosting」課程後,就對「四重修行」背後的理念深感連繫。同樣,培訓中展現的真誠、正能量和團結精神也深深觸動了我的心。這促使我繼續上海「Art of Hosting」之旅,並參與後續的培訓,有些問題縈繞在我的腦海中,我將帶著這些問題,以學徒的身份參加這次香港「Art of hosting 的課程:我如何將「Art of hosting 」社群的能量和意義帶給外界?我回到社區後,如何繼續實踐「四重修行」?

組織團隊介紹

Brent Que 🇵🇭


作為一位變形學習引導者(shape-shifting learning facilitator)和流程藝術家 (process artist),我穿梭於複雜的溝通和系統理解領域中。 我的工作包含著空間營造的精妙藝術,讓潛在的洞見浮現,無法言說的真理找到聲音。


因著2024 年 11 月在上海參與Art of Hosting)的經驗, 我更加堅定地致力於設計謹慎、用心的環境。 這些空間邀請個人和團體清楚地看見未見之事物,深刻地聆聽未言之語,並以智慧回應難以想像的狀況。 一切皆是誠心實踐的結果。


透過跨領域的方法,我尋求落地的方法,使人們能夠與我們所屬的世界協調一致 ── 認識到自然的微妙法則以及將萬物聯繫在一起的複雜網絡。我的實踐不斷探索我們如何以平和與同情的方式互相關聯、傾聽與行動,尊重超越人類能力的深刻智慧。

Brent Que

🇵🇭


作為一位變形學習引導者(shape-shifting learning facilitator)和流程藝術家 (process artist),我穿梭於複雜的溝通和系統理解領域中。 我的工作包含著空間營造的精妙藝術,讓潛在的洞見浮現,無法言說的真理找到聲音。


因著2024 年 11 月在上海參與Art of Hosting)的經驗, 我更加堅定地致力於設計謹慎、用心的環境。 這些空間邀請個人和團體清楚地看見未見之事物,深刻地聆聽未言之語,並以智慧回應難以想像的狀況。 一切皆是誠心實踐的結果。


透過跨領域的方法,我尋求落地的方法,使人們能夠與我們所屬的世界協調一致 ── 認識到自然的微妙法則以及將萬物聯繫在一起的複雜網絡。我的實踐不斷探索我們如何以平和與同情的方式互相關聯、傾聽與行動,尊重超越人類能力的深刻智慧。

Carmen Lee (李嘉敏) 🇭🇰


我是一位在香港與台灣兩邊跑的非營利工作者,喜歡和不同團隊合作,用參與式的方法一起反思、連結和學習。世界公民教育、戲劇教育、參與式評估,這些都是我常常投入的領域。我享受當協作者,透過對話跟人一起探索:怎樣能讓社群與社區更共好、更永續。


做了這些工作二十年,我愈來愈發現,要推動改變,人得先學會跟自己好好相處,才可能和他人、社區真正連結。這真的一點不容易。在忙碌的非營利世界裡,我們常常很想改變,但卻常常用錯力。2024 年在花蓮參加 AoH 對我來說是一個驚喜——不只是方法,而是如何為自己、為彼此撐起一個可安心展開對話的空間的心法。從那以後,我開始把 AoH 帶進協作與教育的工作裡,發現它就像一個神奇的寶盒,裝著方法、心法,也裝著一群相信對話與過程的人。我很榮幸能參與第一次在香港舉辦的 AoH 籌備小組,期待和大家一起享受這場學習旅程。

Carmen Lee (李嘉敏)

🇭🇰


我是一位在香港與台灣兩邊跑的非營利工作者,喜歡和不同團隊合作,用參與式的方法一起反思、連結和學習。世界公民教育、戲劇教育、參與式評估,這些都是我常常投入的領域。我享受當協作者,透過對話跟人一起探索:怎樣能讓社群與社區更共好、更永續。


做了這些工作二十年,我愈來愈發現,要推動改變,人得先學會跟自己好好相處,才可能和他人、社區真正連結。這真的一點不容易。在忙碌的非營利世界裡,我們常常很想改變,但卻常常用錯力。2024 年在花蓮參加 AoH 對我來說是一個驚喜——不只是方法,而是如何為自己、為彼此撐起一個可安心展開對話的空間的心法。從那以後,我開始把 AoH 帶進協作與教育的工作裡,發現它就像一個神奇的寶盒,裝著方法、心法,也裝著一群相信對話與過程的人。我很榮幸能參與第一次在香港舉辦的 AoH 籌備小組,期待和大家一起享受這場學習旅程。

Fiona Wan (温秀慧) 🇭🇰


我的前身是跨境併購律師,多年來不經意地一直在搭建橋樑——不論是調和利益相關方的衝突,或是拉近文化語言隔膜。從事法律專業十多年後,我曾花三年時間環球旅居發展中國家,體驗及記錄逐漸被淘汰的原生態文化。這段旅程後來促使我在上海共同創辦手工食品品牌「風來食研」,旨在復興原始食譜,傳承慢工細作的匠人精神。


2024年,機緣巧合下我在瑞典參加了第一次AoH培訓,深深被觸動及啟發。從此以後,我開始將AoH原則融入生活及工作當中 --- 信任及擁抱著集體智慧,讓魔法自然湧現。這套以心為本的哲學,滋養並指引著我在整全健康教練領域的探索:融合身體覺知、正念對話,及旅途上所領悟的「順勢而為」之道,引領大家喚醒自我療癒力,重建與大自然的親密連結

這次在香港召集AoH首場培訓,我希望為這地方提供一個面對自己、面對彼此的真誠對話及聆聽空間。我深信,唯有傾聽差異之下的共鳴,真實的改變和具力量的解答才能湧現。

Fiona Wan (温秀慧)

🇭🇰


我的前身是跨境併購律師,多年來不經意地一直在搭建橋樑——不論是調和利益相關方的衝突,或是拉近文化語言隔膜。從事法律專業十多年後,我曾花三年時間環球旅居發展中國家,體驗及記錄逐漸被淘汰的原生態文化。這段旅程後來促使我在上海共同創辦手工食品品牌「風來食研」,旨在復興原始食譜,傳承慢工細作的匠人精神。


2024年,機緣巧合下我在瑞典參加了第一次AoH培訓,深深被觸動及啟發。從此以後,我開始將AoH原則融入生活及工作當中 --- 信任及擁抱著集體智慧,讓魔法自然湧現。這套以心為本的哲學,滋養並指引著我在整全健康教練領域的探索:融合身體覺知、正念對話,及旅途上所領悟的「順勢而為」之道,引領大家喚醒自我療癒力,重建與大自然的親密連結。


這次在香港召集AoH首場培訓,我希望為這地方提供一個面對自己、面對彼此的真誠對話及聆聽空間。我深信,唯有傾聽差異之下的共鳴,真實的改變和具力量的解答才能湧現。

Sandy Lee (山地) 🇭🇰


我是寫作人、促道者、大自然的學徒。曾任雜誌主編十年,五年前轉向創新事工,與友人共建另類教育平台「Unfolding」,探索集體與個人生命轉化的方法。


面對世界劇變與組織分裂,近年我開始學習內在旅程,一把年紀重新認識自己,才明白到:能與自己和好,是眾人同行的關鍵。和好之道,從來不只是個人修為,更是人與人互相承載的成果;而彼此連結的群體,能激發創意,更具韌性。


然而,彼此連結談何容易?多年來不斷尋覓法門。2024年因緣際會赴花蓮參與「Art of Hosting」,深受震撼。原以為學習促導技巧,卻遇見價值觀與世界觀迥異的導師群體——從組織、活動設計,到對人與群體的根本信念,皆不同於香港人的求快求效,他們真誠謙卑、相信深度聆聽、相信空間,是篤信生命自會連結的群體,我是深被吸引。


今年,以「Unfolding」之名在香港推動「Art of Hosting」,心中戰兢,深怕港人步履太急太匆,難以沉浸。但香港是我的家,渴望將最好的引進來。期待與你相見。

Sandy Lee (山地)

🇭🇰


我是寫作人、促道者、大自然的學徒。曾任雜誌主編十年,五年前轉向創新事工,與友人共建另類教育平台「Unfolding」,探索集體與個人生命轉化的方法。


面對世界劇變與組織分裂,近年我開始學習內在旅程,一把年紀重新認識自己,才明白到:能與自己和好,是眾人同行的關鍵。和好之道,從來不只是個人修為,更是人與人互相承載的成果;而彼此連結的群體,能激發創意,更具韌性。


然而,彼此連結談何容易?多年來不斷尋覓法門。2024年因緣際會赴花蓮參與「Art of Hosting」,深受震撼。原以為學習促導技巧,卻遇見價值觀與世界觀迥異的導師群體——從組織、活動設計,到對人與群體的根本信念,皆不同於香港人的求快求效,他們真誠謙卑、相信深度聆聽、相信空間,是篤信生命自會連結的群體,我是深被吸引。


今年,以「Unfolding」之名在香港推動「Art of Hosting」,心中戰兢,深怕港人步履太急太匆,難以沉浸。但香港是我的家,渴望將最好的引進來。期待與你相見。

Unfolding(成緊形)


Unfolding 是成立於2022人的另類教育平台,由一群非暴力溝通的實踐者和藝術工作者共同創建。自創立以來,一直致力於引進具創傷知情和社會意識的轉化課程— 包括非暴力溝通、內在家庭系統和敍事實踐等,主要服務對象為專業助人者及積極追求自我成長的人士。


機構的願景是共建一個充滿慈悲與愛的社會。在這個社會中,人們意識到萬事萬物相互依存的關係,並在共同體的視野下,覺察到成長和社會創傷如何影響個人、關係和組織,同時認識到權力的運作方式,追求一種生命的互相滋養和具公共意識的心靈培育。


Unfolding 長期關注協作文化與社群共學的發展,這與 AoH 的核心精神深度契合。我們期待能夠攜手推動這一願景的實現。

Unfolding(成緊形)


Unfolding 是成立於2022人的另類教育平台,由一群非暴力溝通的實踐者和藝術工作者共同創建。自創立以來,一直致力於引進具創傷知情和社會意識的轉化課程— 包括非暴力溝通、內在家庭系統和敍事實踐等,主要服務對象為專業助人者及積極追求自我成長的人士。



機構的願景是共建一個充滿慈悲與愛的社會。在這個社會中,人們意識到萬事萬物相互依存的關係,並在共同體的視野下,覺察到成長和社會創傷如何影響個人、關係和組織,同時認識到權力的運作方式,追求一種生命的互相滋養和具公共意識的心靈培育。



Unfolding 長期關注協作文化與社群共學的發展,這與 AoH 的核心精神深度契合。我們期待能夠攜手推動這一願景的實現。

合作夥伴

聯繫我們

如您有任何問題或合作諮詢,歡迎透過Facebook、Instagram或電郵與我們聯繫!

Create a free website with Framer, the website builder loved by startups, designers and agencies.